疫情后景区运营如何逆袭??

2020-05-13 09:31:14 浏览:
2020年开春,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原本火热的春节旅游市场按下了“暂停键”。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既是对文旅行政部门行业治理水平的“大考”,也是对文旅企业与景区生存能力的挑战。旅游业具有异地性、消费性、民生性、综合性等特点,在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散时,旅游业如何“重启”,把这场“寒冬”变成“逆袭”的好机会?值得我们深思。

短期、长期分别该如何做?
从短期看,最急迫的应该是在疫情全面消散前,做好开业的各种准备,重点应做的是:
1、谋划开业后各项工作,做好此阶段景区各类资产和设施设备的检修、保养、甚至消毒,确保疫情结束后能够具备接待条件。
 
2、按照岗位需求做好因长期停业造成的员工流失管理,进行员工招募、储备与培训,使员工能够满足开业运营需要。
 
3、及时利用企业自媒体,加强企业对疫情应对、疫情防控及做好开业迎客各项措施的宣传,使旅游景区或企业在空档期保持一定的关注度。
 
4、谋划“开业”、“暑期”或“十一小长假”的促销活动(视实际情况灵活推出),疫情过后要让景区先“活”起来,打好开业第一仗。
 
5、尝试线上办公。采取线上办公形式进行景区内部管理、联系合作伙伴、进行商务沟通和采购,将近期的线下工作用线上方式灵活替代,更好应对后期开业。
 
6、谋划对疫情及各类突发事件安全应急管理预案和配套服务的跟进,确保在特殊时期有备无患,将景区损失降到最低。
 
7、排查经营风险,请专业机构增加对深山放养的“溜达鸡”、“土猪”等散养动物的疫病监测和管理;动物园或萌宠乐园类项目应加强卫生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治等。
从长期来看,景区还应围绕“差异化打造、产品优化升级、商业模式、产融结合和管理团队”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思考,以利润为导向做好景区长久健康运营。
1对自营景区做深入理性思考
如景区目前处于上升阶段、平台阶段还是下降阶段?目前最缺流量还是开发资金?是否缺乏产品服务或经营管理人才?景区是否盈利或能够坚持多久?哪些因素影响了景区利润需要立刻着手解决?对景区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判断并考虑制定相应对策。
2谋划景区差异化运营
这是一家景区区别于其他景区的根本。如果资源本底做不到差异化,那么就应该在产品植入、活动策划、IP产品开发和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其领先竞争对手3至5年,时刻保持高吸引力。
3考虑将景区和产品进行迭代升级
按照目前景区开发和产品更新迭代的现实速度,景区快则3年、5年,慢则8年、10年都要对景区和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使景区设施设备保持较好状况,使景区产品能够保持持续活力。因此,应做好景区开发逻辑,分期推出新产品。应对疫情,智能化服务、低密度酒店、私密性餐饮、定制化产品会符合长期以来市场对旅游安全和健康的诉求。
4重塑商业模式
一方面,景区不是投资越大越好,要有一个合理的投资额度控制,因为投资有边际效应;还有,景区属于重投资项目,尤其当景区在遭遇困境、发展受阻或无力继续投入前,就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将风险分散,降低单打独斗的损失。在极端情况,各方面都不具备的景区建议清盘出售,快速止损。
5尝试与资本结合,创新投融资模式
具备条件或现金流较好的景区可尝试进行股权投资,或金融资产投资,以增加盈利渠道,将资金放在不同篮子里抵御风险;对于资金不足的景区可采取融资租赁、股权融资等方式募集资金,使有能力对景区产品进行改造,从而提升景区竞争力,同时降低自身风险。
6重视景区智慧化建设
后期,随着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化、智能化将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趋势,旅游景区也不例外。应考虑景区从售检票、停车、导服、购物、信息、应急、商业合作等方面进行智慧化打造,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暴露,降低疫情风险。同时,也方便游客游览,丰富游客体验。
7做好关键风险点的控制与应对
企业如同个人,自身健康才能抵御疾病。故景区应做好日常运营,严控成本,增加景区利润点(注意,是“利润点”而不是增加营收),以景区丰富的现金储备应对各种危机。
8培养优秀的管理团队
从长期看,景区还应培养一批能力强品德好的优秀经营管理团队。一批专业能力强、做事靠谱的人才是景区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景区应着力培养人才,通过各种措挽留优秀人才。
 
有独立思考能力;找好定位
在这个非常时期,经历了非常规事件后,2020年景区的操盘手挑战性是非常大的, 能否将景区品牌迅速拉回至疫情前,能否弯道超车抢占市场,实属机遇和挑战并存。
1.清晰景区市场定位
盘点好自己的资源,找到自己的灵魂,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找到品牌的发展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否则不是被市场逼死,就是自己糊里糊涂地在懵懂中纠结而死。对于在疫情过后急需从市场上获得生机的景区来说,市场必杀技尤为重要。至于景区战略,不是做很多事情,而是少做很多事情,要舍得,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景区和市场的关系,确定景区清晰的自我市场定位。
景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梳理来进行市场定位。如景区的核心资源有什么,和区域内同行业的区别在哪里?景区的亮点特色是什么?哪些是配套的,哪些是核心的?所在区域的游客喜好是什么,景区能为游客提供什么特色服务?景区自身的资金储备和调动能力有多强?景区可使用的人才储备有多少?景区的盈利模式核心是什么,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支撑景区发展的旅游行业外的资源是什么?针对景区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诉求是什么?
差异化、特色化、不可复制化才是中小景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梳理总结得出符合景区自身情况的市场定位,这个结论就是自成一家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切入市场的时候,如果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你是什么,你是谁,用户为什么要用你”,那么这款产品一定是失败的。
2.品牌、产品与文化
做品牌一定要在产品上做到专注与极致。在产品方向上,要先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先找对一个点做到极致,否则什么功能都做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突出,没有鲜明的卖点;在开发产品时,一定要找到用户的需求点,明白这个东西对用户是“可以有”还是“必须有”,分清强需求和弱需求,景区的核心产品一定要满足景区核心用户的核心需求。
做品牌一定要有文化,并且要在文化上找到唯一和第一。文化承载了景区和游客之间所有的记忆与共识,才能让景区品牌脱颖而出。文化高地怎么占领?可以从老天爷恩赐、老祖宗遗留、老革命打下、老百姓生活等方面来进行提炼和总结。总而言之, 一定要找唯一、做专一、争第一 !
有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在要求很多景区负责人以一段或更少的文字清楚准确描述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时,他们都说得难以名状、模棱两可。优秀的广告语必须从意义、音韵两方面着手,做到表意确切,音韵和谐,这不仅能引起受众的即刻注意,还能转化持续注意。最重要的不是你想表达什么,而是让游客知道你是什么,我们的核心吸引力竞争力是什么!
品牌一旦找到路,就等于完成了品牌哲学的终极之问。这个判断不难,看门老大爷都会问,“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无论是人还是一个企业或者品牌,必将要完成这个终极之问。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纠结的机会主义者,今天看到这个东西火了眼馋,明儿看到另一个东西火了,依旧眼馋。不过,它们红多久,都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你只是眼馋它的火,并不是真的热爱它,你不愿意为它投入时间精力,那你凭什么能把这个东西做好?
找到景区品牌之后,下一步就是凝聚景区的经营焦点,明确景区的核心竞争优势和特长,景区必须运用集中化战略,集中于最擅长的事情和利润最大的市场,立足一级市场,抓住二级市场,放眼三级市场。
3.全方位营销
景区需要全方位营销自己的卖点和焦点,强化企业传播意识,宣传、宣传、再宣传。成功的营销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简单的话重复说。亚里斯多德说:“我们重复做什么我们就变成了什么。世界上的顾客都不会去买好的商品也不会去买贵的商品,他们只会买他们知道的商品。”知名度就是生产力,注意力就是印钞机。因此,景区在营销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注意力资源吸引人们的眼球,让更多人来关注我们。
目前许多景区,在营销方式、旅游产品、促销活动等方面都经常出现同质化现象。这让很多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水,广告基本上都一样,上山、嬉水、拜佛,走到哪里都一样,自然引不起喜欢旅游的游客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旅游者的旅游要求和审美观已经提高了,这就给景区策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旅游景区而言,要想把游客吸引过来还能留得住,就必须精心策划出该景区的“ 亮点、热点、卖点 ”,与游客的感官需求相互呼应,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情感”等,这五点是做景区营销策划时必须考虑的内容。
 
除此之外,景区还可以对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培训,在集团内部进行自我培训、业务培训、技能培训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要学会借助外脑(行业专家)给予支持、指导,借力使力不费力。
 
希望旅游景区可以静下心来,修好自己的身,找到自己的魂,走好自己的路,在旅游行业做一个有个性的、独一无二的自己。